印度以下,風景以上。★★★★☆
我猜是從「我的心遺留在愛琴海」開始掀起熱潮吧!
來自各行各業的非專職作家,以各種獨特、刻苦、冒險的旅行方式,
走訪旅行團罕至的世界各地,
相機拍下的,帶點驗明正身的意味錯落在文字中供讀者想像、神遊。
這類的書畢竟是作者的體驗,
走同樣的路、發生同樣的經歷,每個人感受反應殊異,
也因此,我總覺得是讀別人的遊記、讀不進自己內心底層,
特別是近期讀了轉山、睡沙發,本該膩了,
但在書架上看到「印度以下、風景以上」時,至少我得弄清楚這書名是什麼意思……
攤開目錄分四大章節:「離開之前、印度以下、風景以上、台北之後」,
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之前之後、以上以下如此活潑生動的運用,而「我」就在其中,
全書內容誠如前述,端視讀者自己的感受,
但我真的貪戀作者的文字,我用標籤貼標註在喜愛的文句那頁,
讀了約莫三分之一,我不貼了,
因為再貼下去就活像本考試用書、貼滿重點頁面似的。
有些書我閱讀故事情節、有些書我閱讀知識哲理……
這本書我閱讀文字,巧妙運用、精準表達,
卻不像詩的抽象難懂、或刻意咬文嚼字落得曲高和寡、浮誇虛假,
我總是能因心領神會其文字描述的生動影像,而心羨怎麼這麼會寫?!
我也同意作者對旅行的定義
『旅行者在旅程中自然會有所獲得,獲得因人而異,也許是連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的獲得。
而旅行就是為了這些連自己也參不透的獲得,日後自然會從旅行者體內釋放於生活中。
……(旅行的)「完成」即是一個屬於自己的偉大成就,已經具有非常足夠的理由和意義。』
到了印度,黃皮膚勢必將吸收當地人目光,以平衡我與他們之間的色差。
到印度來誰不拉肚子、不受騙?
這些都已經列入道地的印度體驗列表中,就像泰姬瑪哈陵一樣經典。
也許衣物曬傷的蒼白無法回復,比起皮膚更能為印度烈日背書。
旅行要充實不是匆忙,旅行要自在不是超載,無時無刻都得把自己的心情整理乾淨。
鐵道和旅行一樣,一軌是離開,一軌是抵達,在時間裡重疊,在空間中平行。
一盤Momo附上一碗碎羊肉末湯,裝盤的餐具上寫著『萬壽無疆』是暗地裡的他鄉遇故知。
旅行後留下的往往不是原先該記住的,
那些越顯鮮明的畫面,常常來自於不經意感受到的過程,
當時沒有察覺,回頭才見深度。
若旅行是我堅定的信仰,請賜我義無反顧的風景如詩。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