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間★★★★☆
2018/12/12《朋友之間》(著於2012年)繁體中文版上市,
對Amos Oz的書迷如我,欣喜隨著作者知名度提升,將有愈多著作被翻成中文版。
2018年最後兩個上班日休假在家接著元旦四天連假,靜靜度過六天與世隔絕。
回來上班才驚知:Amos Oz已於2018/12/28辭世,當時,我書買了還沒看。
想起閱讀【地圖結束的地方 Timbuktu】一個念頭浮現:
年屆七十的Paul Auster若到天堂報到,就再也沒有他的新作可以閱讀了,
沒想到這念頭率先發生在Amos Oz。
但我猜想,應該會有更多Amos Oz的舊作翻成中文版陸續上市,陪伴讀者度過一段哀悼期吧!
《朋友之間》是發生在耶克哈特基布茲的八則短篇故事。
【基布茲(Kibbutz),字面意思有「聚集、聚居」之意,指的是以色列一種以農耕為主的共同體。
居民在此地各司其職,獲取相等報酬。以色列最早的基布茲出現在一九零九年,
目前全國有二百七十個基布茲,人口超過十四萬。】
Amos Oz 生於1939年,九歲以色列建國,十二歲母親自殺,十三歲父親再婚,
十四歲離家投身到胡爾達基布茲,並把自己的姓氏克勞斯納改為奧茲,可見其對父親的刻意反叛與無法諒解。
直到1986年(47歲)離開基布茲,與妻兒搬到南方沙漠地區的阿拉德小城居住,
至此已在基布茲生活了33年,離開基布茲至辭世則又經過了32年。
可以想見年少的他多麼地想在基布茲獲得重生,但日日生活在基布茲長達33年所見所聞所感所思,
不禁疑惑:基布茲真的是人類理想的社會制度嗎?!如故事中流露的
【在基布茲,所有的孩子只在週末回父母家住,平時一律住在「兒童之家」由專人照顧】、
【他有一次買了雙溜冰鞋給我當作禮物,教育委員會最後認定鞋子屬於班上所有的孩子】、
【基布茲的一切都屬於我們大家,我們互相擁有,孩子也歸我們共同所有】、
【禁止女人化妝、不能有任何女性特徵】
【五歲的歐弟問羅尼(父親)是否有哪個國家,他們的小孩被允許夜裡和父母睡在一起?
有哪個國家的孩子不惹人厭,也不打(霸凌)人?羅尼不知該如何回答,
只說哪裡都有好人,都有殘酷的人,到處都是這樣。…..羅尼在內心深處相信,
在這裡(基布茲),殘酷有時偽裝成自認為正直,
或為了原則獻身,任何人都無法完全擺脫它,就連他自己也一樣。】
【莫沙伊•亞夏這個十六歲男孩去見大衛•達甘老師,希望能得到批准,
讓他放學完成作業後去探望父親,待上一晚,第二天四點半起床,
趕第一班公車回到基布茲,不耽誤上課。大衛•達甘拍拍孩子的肩膀,
溫和地說:「去看親戚會讓你和我們疏遠。基本上你已經是我們當中的一分子了。」
莫沙伊說:「可是,他是我父親。」】
【我們所認為的所有重要之事確實並不重要,他沒有時間思考重要的事。
他的整個人生正在流逝,他從來沒有思索過簡單而重大的事情,
比如孤獨、渴望、欲望與死亡這類事情。靜謐是那樣的深沉而廣袤,
偶爾會由胡狼的嗥叫打破…..他不相信上帝,但是相信孤獨與靜謐的瞬間。】
【她沒有開收音機,因為新聞播音員傲慢的聲音讓她生氣:
他們說話時總是一副無所不知的樣子,實際上沒有人會無所不知。
人與人之間已經沒有愛了。最初創建基布茲時,大家都認為彼此是一家人,
即使那時候人們的關係也有裂痕,但是都非常親密。
每天晚上,所有的人聚在一起,高唱激勵人心的歌曲,和富有懷舊色彩的民歌,
一直唱到深夜。然後,一起去睡帳篷,要是有人睡覺說夢話,大家都能聽見。
但現在,所有人住在各自的房子裡,相互之間吵來吵去。
在今天的基布茲,要是你站穩了腳跟,大家都等著看你栽跟頭;
要是你栽了跟頭,他們又會搶著把你扶起來。】
【似乎多數人需要的溫暖與溫情比別人所能給予的多,
基布茲委員會的人無法彌補供求之間的赤字。基布茲在社會秩序方面有些微改變,
但是人難以滿足的天性沒有改變。嫉妒、狹隘與貪婪,將永遠無法在委員會的表決中被根除。】
摘錄書介所言:【Amos Oz不帶憤怒地回頭觀望,力求精確、滿懷同情地回顧那裡的一切,
為何在這個最不該讓人孤獨的地方,卻讓人發現自己置身在更深的孤獨裡?】
Amos Oz的童年在沒有國家、流離失所的擔心受怕中度過,青壯年在基布茲長成自己,
中老年直視基布茲的千瘡百孔……我似乎可以理解 Amos Oz 的:
「我向來不相信『幸福』的概念,只相信人會有些時刻感到快樂。」
如果我是猶太人,我也不會感到幸福啊!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