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條建築之旅★★★★☆

我愛看建築,雖然我不懂建築,但我喜歡置身於不同建築所引發的不同感受與思緒,
同樣宗教建築,行天宮、西敏寺或帕德嫩神廟讓我有完全不同的心情與視野,
我喜歡台灣的土塊厝石板屋三合院、日本木屋、希臘藍白屋甚至英國鄉間茅草屋
……
看完這本書才領悟:愛旅遊,有絕大部分的因素其實是因為喜愛不同建築所營造出的不同氛圍。

同樣都是自己,生活習慣、走路方式、或想法態度大抵定型,卻能因不同建築誘發不同的情緒經驗,
這建築,大至結構、建材、格局,小至門把、餐具及色彩,
這情緒經驗,如作者說的
只讚賞那些建築是不夠的,一定要一件一件地確認那些建築空間是如何打動我的心』、
『眼前無價的美景,確實給了觀者能量。這是當我們觸及美麗事物時所感受到的感動與能量。』、
『被悉心安排的「故事」在建築中隨處可見,細細品味這建築,其實就等同於解讀許多故事。
因而我待了兩天與空間對話還是意猶未盡,只要天氣略有不同,又會產生新的故事情節。』

我很訝異身為建築師的作者_廣部剛司能有這麼美麗流暢、細膩深刻的文句敘事,
像導遊領我細看他造訪的各大建築,連建築師的生平軼聞都一併介紹,
然後知道了建築的功能性是其次,
與大自然的光影合作出的氛圍能打動人心、能帶給人感動與能量、能讓人細細品味意猶未盡
….才是鬼斧神工。

 

我後來想想,原來是記憶中稀薄的片段,卻被「自己希望是這樣的」想法影像化了


在這義大利北部,到底是什麼支撐著史卡帕的細緻設計呢?
原因其實在於這裡富含他用在建築各部位的各式素材。


路康:「對我來說,建築不是生意,而是宗教、奉獻。我希望藉此與人們分享生活的歡娛。」


邁向建築的旅行還在繼續。自己走訪過的土地的記憶,在日常不經意的一瞬間,便有機會浮現既視感。
例如回想起在那個地方吃過的料理裡面加了什麼的一瞬間
…..
便是這些「瞬間的聚集」,成為旅行萌芽的動機。就這樣構想起下一次旅行,又開始了新的旅程。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