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3_RAW
我一直不喜歡分子料理,摘錄自維基百科的解釋
【大廚利用各種奇異工具,透過物理或化學的變化,
把食材的味道、口感、質地、樣貌完全打散,再重新「組合」成一道新菜。
比如,用蔬菜製作的魚子醬、馬鈴薯般的冰淇淋、
奶油與起司做的雞蛋、果凍製成生魚片壽司、泡沫狀糕點等】,
我喜歡吃食材的原味,蔬菜就是蔬菜,為什麼要假扮成魚子醬?!
我喜歡雞蛋有各種變化:茶葉蛋、塘心蛋、茶碗蒸、荷包蛋、番茄炒蛋甚至水煮蛋,
料理方式的變化並不改變蛋的原味,但當蛋嚐起來是奶油與起司,
生魚片嚐起來是果凍,我不喜歡這種錯亂,也不明白多數米其林星級飯店都愛搞這招。
台灣三間入榜2017年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中,我先造訪MUME(No.43),
餐畢其實搞不太清楚自己到底吃了些甚麼,只記得唯獨麵包確實就是麵包!
去RAW(NO.24)之前,其實有點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能否欣賞江振誠這位偉大的廚師,
去RAW之後,我願意自己掏腰包再度造訪(如果訂得到位的話)!
花生粉、番茄、三星蔥、日本小洋蔥、玉米濃湯、爆米花、甜豆仁、燉肉、花生仁……
全都完整保留食材原味,更尤甚者特選食材比一般的玉米更玉米、甜豆更甜豆;
第一道前菜撒的花生粉是用宜蘭花生糖磨成的,
真的讓我在入口當下想起宜蘭菜市場那攤讓我念茲在茲的花生糖,
只是因為年紀大了腰圍粗了不敢再像每回經過必拎幾盒回家了!
分子料理只是錦上添花,如一小匙薑汁冰沙(置上綠色↓)取代一碟薑泥拌甘草粉與醬油沾醬,
襯托主角番茄的美味、呈現南台灣特有的番茄吃法!
我們在嘉義七彩連著兩晚去吃的傳統番茄↓
其他道菜的評論,網路多的是,我反正寫不過別人就省點話吧,
不如再說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廚房裡不論大廚小廚都很帥,
我的座位可以欣賞到出菜前一個團隊如何專注在一道菜最後的擺盤,賞心悅目!
離開座位時,所有客人的菜都出完了,廚房已經整理井然、擦拭光潔!
去一趟RAW,深刻感受「八角哲學」的體現。
相片看這裡:#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