嚕大漢嚕愛哭
外公外婆、鄰居伯公都說悅悅「嚕大漢嚕愛哭」、「嚕大漢嚕沒乖」。
因為悅悅最近一不順意就哭,
肺活量隨著年齡增長反映在哭的音量與時間、
活動力反映在哭的動作(拍門、敲桌、推開欲安撫悅悅的大人)、
語言方面則是邊哭邊喊:「我不要阿罵」、「爸爸走開」……
因為悅悅最近不再見人就嘴甜主動稱呼,
面對詢問多是抱著媽媽大腿躲在媽媽身後,
連到火車站接大姨&大姨丈都要好一陣子後才恢復熟稔。
那天大夥兒聚在外婆家,輪流講悅悅的”堅持”事蹟(註1),
一副”看你兒子都多令人傷腦筋”的模樣,
媽媽總結:「家悅好可憐喔,都沒有人了解他!」令大家噴飯。
悅悅只是愈來愈有主見、獨立性與自我意識而已。
當他開始有”我”的觀念,就會防著”別人”,
也不喜歡”別人”摸他、親他、抱他、問他之類的舉動。
”別人”有親疏之分,也正是悅悅花多長時間後願意理會對方的衡量標準。
也開始有自己想要、想做的,不再是給奶喝奶、給水喝水的小baby,
可是又還未進展到能判斷該不該要、能不能做,
甚至更高層次的衡量對他人情緒感官或權益的影響。
媽媽想到翻書了解這階段的小孩行為及解決之道。
書上說:鬧脾氣的情形會在15到36個月達到高峰。
父母應原則一致、避免放縱孩子造成日後予取予求,
幾個因應方法例如不予理會(註2)、提供選擇(註3)、轉移注意力、
在表現好時給予簡單的獎勵如貼紙,處罰也有禁忌(註4)……
而孩子「有樣學樣」,千萬別對孩子大吼或施以暴力……
天啊,媽媽根本就是神,在還沒翻書之前就是以這些方法因應。
爸爸看了爸爸加油,思考後決定要調整對悅悅的方式與態度,
幾次大人堅不妥協或威聲斥責的結果,
讓悅悅連睡夢中都哭喊著:「爸爸走開!」、「我不要……」
面對愈發懂事且敏感的悅悅,爸爸也願意盡可能耐心以對,試著照書上方法;
除了餵母乳,幫小baby換尿布、洗澡、親親抱抱都是爸爸可以代勞的,
何苦讓悅悅勉強接受”不能什麼都要媽媽”的要求?!
5/5因為外婆臨時有事、媽媽請假一天,大阿姨也在,
相較媽媽去上班、悅悅跟其他人相處情形,
大阿姨的結論是:難怪媽媽會覺得悅悅是可愛的天使,
因為悅悅跟媽媽在一起時,情緒穩定、心情愉快,
連小有哭鬧聽起來都是撒嬌惹人疼而非耍賴令人厭的聲音。
只是因為我是媽媽?還是因為我最能設身處地為悅悅想、並包容體諒接受悅悅的所有?
兩者只是孰因孰果,而我只想認真用心當個好媽媽。
註1_1:
外公接到電話要去工地查看,悅悅興高采烈跟著”去做事”,
到了工地,外公下車了解進度,還要再一個月左右才能釘踢腳板,隨即上車開回家。
待在車上的悅悅到了環河道路發現快到家了突然大哭,
回到家邊哭邊氣得拍車庫鐵捲門,只因為沒有”做到事”
~~~是啊,悅悅根本沒下車去敲敲打打,當然以為只是開車出去繞一圈虛應故事啊!
註1_2:
外公買了粉圓豆花,外婆幫悅悅倒到小碗卻惹悅悅大哭,
原來悅悅寧可自己用小湯匙一次兩三顆粉圓地逐次舀到自己碗裡,也不願外婆幫忙
~~~悅悅自己會啦!
註1_3:
在外婆家準備午睡,
悅悅上樓指著第一個房間說:「姨丈睡這間」
阿姨:「那是舅舅的房間ㄟ」
悅悅繼續前行:「阿姨睡這間」
阿姨:「那是阿罵的房間啊!」
走到底指著小阿姨的房間說:「家悅睡這間」
大阿姨誘騙悅悅先去找阿罵泡ㄋㄟㄋㄟ,先佔了小阿姨房間,
悅悅泡好ㄋㄟㄋㄟ發現小阿姨房門鎖住隨即大哭,
哭到大阿姨投降換到外婆房間才作罷,
但連小阿姨房裡的大枕頭都霸佔著不准大阿姨拿走
~~~悅悅如果在外婆家睡午覺,一直都睡小阿姨房間啊
註2、
在確定孩子沒有危險的前提下,
父母可以暫時離開到另一個房間或喝杯咖啡緩和自己情緒,
不要因孩子發脾氣自己也發脾氣;孩子少了觀眾,自然會大大降低”表演”的興致了
註3、孩子堅持要A,可以問他B或C讓你選一個好不好
註4、例如不要以”孩子不乖就不准孩子出房門”這類的處罰,
日後進房睡覺可能會造成孩子壓力;或”不乖媽媽就不要你”這類意氣之詞也不適合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