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歷史★★★★☆

閱讀初始,以為是獨居的八旬老翁、喪父的14歲少女、抑鬱的中年作家三種不同角色的故事穿插,每個故事都有其引人之處;隨著一篇篇故事敘說,才發現更高段的、更饒富趣味的是這三個角色竟有其關聯性、而此關聯是主角本身渾然不知的。我想,書中想傳達的無非是一個人在某時某地的某想法作為會對某些人產生意想之外的影響,藉此肯定每個人的存在價值、及謹言慎行的重要。

舉個書中的例子來說,
A在逃避納粹追殺、躲在稻草堆裡時,巡邏經過的納粹軍官正在煩惱妻子外遇向同伴抱怨;如果軍官認真搜索、一刀刺進薄薄的稻草堆、A厄運難逃。而軍官的妻子如何預想自己的外遇竟救了A一命?

書中角色是猶太人,欣賞的電影音樂藝術作品來自猶太創作者、崇拜或引述的對象也是猶太人,但我在文字中卻嗅不出被迫害者的慘痛,而是在現實生活的起起伏伏中輕鬆道出偶一往事當作點綴,讓人不會把書歸類在猶太歷史、而更沉浸在其
唯愛的闡述中、卻也能理解那段歷史的影響力。

看了一下書評,『幽默與哀傷』、『愛與失落』的確是全書所散發的。『
正如一個人每次開始讀一本書,都期望著被打動的那種心情』,我的確被打動了!

摘錄我被打動的三小段文句如下:

雕塑家暨畫家賈克梅第
(Alberto Giacometti)說,有時為了描繪一顆頭顱,你必須放棄整個軀體;為了一片樹葉,你必須枉顧整個風景。剛開始看來似乎自我設限,但過了一會之後,你會明瞭好好畫出某個景物的四分之一吋,比你假裝描繪整片天空,更能掌握住宇宙間的某種感情。
我媽沒有選擇一片樹葉,或是一顆頭顱,而選了我爸;為了留住某種感情,她犧牲了整個世界。

他學著承認事實,這並不表示它能夠接受,而只是承受了下來。事實宛如一隻大象,而他必須與它同住在一個屋簷下。他的房間很小,每天早上為了上洗手間,他就得側身繞過「事實」;為了到衣櫥拿件內褲,他就得爬到「事實」之下,還得祈禱它不要在這個時候坐到他臉上。夜晚時分,當他閉上雙眼時,他可以感覺到「事實」的陰影籠罩著他。

(爸爸拉著孩子的手教他游泳時)我們說話之際,我會慢慢放開他,一次放開一隻手指,直到不知不覺中,他少了我也可以在水中漂浮。然後我心想,或許當爸爸就是這麼回事:教導你的孩子少了你也活得下去。如果真的如此,那麼我是全世界最偉大的爸爸。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