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喪禮

外婆活了八十幾歲,死前沒什麼病痛,只是記憶減退、器官逐漸衰竭,算是壽終正寢。

外婆從療養院接回家先迴光返照似的回復對子女的記憶,沒幾天就斷氣了,媽媽接到消息從台北飆回宜蘭已經來不及見她最後一面了,只能幫她淨身入殮誦經,棺木在客廳停放了一個月,還好靈堂播放佛樂使氛圍顯得莊重、肅穆、祥和。

 

出殯那天,六點半開始家祭,男方、女方、近親、遠親一批批跪拜,其中一段所有嫁出去的女兒、孫女從場外跪爬進場內繞棺木一圈,我是成員之一,但我一直哭不出來……最後所有親友步行送棺木到墓園入土,來回兩個小時到家後,嫁出去的女兒、孫女兒還要從家裡哭到巷口再折回來才告一段落,我還是哭不出來,但至少跟著走一趟;後續還有五七、六七、做滿七七才結束。

 

外婆認為火葬的草草了事是對死者的不敬,浩浩蕩蕩抬著棺木離家下葬、讓全村的人看到,面子才掛得住……這大概是我參加的最後一場傳統喪禮,我並不排斥,一來是聊表心意、二來經驗難得。

 

倒是看人走了有些感慨。六個主事的兒女,五六十歲了,幾個也當了阿公阿媽,因著經濟來源、宗教信仰、生活環境等等差異而有不同的堅持,例如媽媽的大姊堅持要請孝女和買豬頭當牲品,一個陌生人拿著麥克風哭喊著死者多麼偉大,應該是台灣習俗僅見的吧,後者正好呼應一句俗諺:「生前一粒豆,勝過死後一顆頭」(1);財大氣粗的三舅則堅持要在某七請全天師公,一天花費五六萬……意見不合時吵架在所難免。

 

我想我走了、會效法陳定南,在死後72小時內火化,不需有任何儀式,骨灰就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宜蘭倒是不錯的選擇,對在宜蘭出生的我來說。

 

1:意指在世時孝順豆黍,比死後再來殺豬宰羊有實質意義

文章來源(Article From): http://blog.webs-tv.net/prettyzoe/article/4689602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