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的黑豹★★★★☆
以為讀了『我的米海爾』和『愛與黑暗的故事』,
就差不多理解了艾默斯、奧茲(Amos Oz),
發現圖書館館藏有『地下室的黑豹』當然借閱,
這應是我在圖書館借來的書中最新的一本(2017年9月,木馬文化出版),
其實作者早於1995年寫成,遲至22年後才有台灣版本。
一貫地,用輕淡的言語表達深沉的悲傷,小男孩看世界的不解與疑惑,
與其說是天真,更是直接、單純、無雜念的…..
我很喜歡自己閱讀奧茲的順序,先淺嚐米海爾、再沉浸愛與黑暗,
於是完全能理解黑豹的背景,只要有書,我會一直讀奧茲,
藉由如此美麗的文句了解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身在遠方也無妨…..
我上小學四、五年級時,用鉛筆仔仔細細地在繪圖紙上描摹出爸爸地圖冊裡的世界地圖,
我描摹出定將出現的希伯來國家:位於沙漠和大海之間的一塊綠地。
我在綠地上繪出一條橫亙大陸和海洋的長長臂膀,
我在臂膀的一端,放了一個能夠抵達任何地方的拳頭;
甚至可以抵達阿拉斯加,抵達比紐西蘭更遠的地方。
「可是我們做了甚麼,」一次,我在吃晚飯的時候問,「讓大家都這麼恨我們?」
媽媽說:「這是因為我們一貫站在正義的一邊。他們無法原諒我們竟連一隻飛蠅都不傷害。」
我想了想,但沒說話:其結果是,確實不值得一貫站在正義的一邊。……
爸爸說:「這是個既痛苦又晦澀的問題。
比如說,在波蘭,他們恨我們,是因為我們不同尋常,因為我們奇怪,
因為我們說話、穿著和飲食習慣都和周圍的人不一樣。
但是離波蘭幾百公里的德國,他們恨我們肯定出於不同的原因。
在德國,我們說話、飲食、穿著和行為方式都和大家一模一樣。
反猶者說:『你瞧,這些人怎麼混到我們裡頭來了?
確實,已經分辨不出誰是猶太人,誰不是猶太人。』
我們就這命:恨的理由會變,但恨本身永遠存在。結論是甚麼?」
「我們盡量不要恨。」媽媽說。
可是爸爸說:「我們不能軟弱。軟弱是一種罪愆。」
「可是我們做了甚麼?」我問「為何惹得他們那麼生氣?」
「至於這個問題,」爸爸說「你不該問我們,而是要問迫害我們的人……」
相形之下我自己又算什麼?不過是個年輕的希伯來地下戰士,
其人生致力於驅逐外國壓迫者,但其靈魂又受壓迫者困擾,
因為這個壓迫者也來自擁有河流和森林的土地,
那裏鐘樓驕傲地聳立,風標平靜地在屋頂上旋轉。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