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律動教室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如獲至寶,
這本馬世芳的第一本散文集跟昨日書一樣,
讓我感覺青春小鳥在閱讀之際飛回來一趟。
寫網誌時驚覺:讀昨日書竟已是整整一年前的事了,但閱讀樂趣還記憶猶新。
何以如此投我所好?我想是因為自己和作者的成長背景太相似了。
馬世芳民國60年岀生,唸建中、台大,
如果你也在民國60年前後幾年岀生,
唸哪所學校不是重點,而是那種升學壓力後如願上了高中大學、學業有個交代了,
心裡卻也有那麼一小塊懵懂、青澀、而當時自以為偉大的隱密深處,
那麼,地下鄉愁藍調或昨日書都能讓你感到熟悉、溫暖、回味無窮。
國中、高中甚至大學的我,不懂談戀愛、
似乎也不怎麼熟絡與同性好友的相處,甚至有幾個同學不知道為什麼就從此不講話了,
我也曾經在隨身聽裡營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小世界,
只是沒像馬世芳把對音樂的興趣作為學問深入鑽研,
慶幸的是,讀他的書就彷彿他將探險尋寶的沿途所攝上傳到Youtube,你只消坐看即能享其成。
即使是不同時間寫下的散文集結,難免部分情節複述,但瑕不掩瑜。
闔上書,原來1970年之後的十幾二十年,樂壇的變化讓我的青春年歲更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