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上學期懇親會

10/22()家悅學校懇親會,因為要去台南兩天一夜,請阿嬤出席就可以早點岀發。
10/24()大清早阿嬤一來就嚷嚷著(懇親會)老師說家悅愈來愈皮、都不禮貌。
家悅一副〝我哪有〞的疑惑表情,
媽媽說:「沒關係,媽媽會寫聯絡簿或打電話給老師,問清楚再說。」

用著Stand by you的神情和語調。

但一路到辦公室,媽媽腦子迴盪著阿嬤〝愈來愈皮、都不禮貌〞的高分貝,
心裡擔心著到底多皮、多不禮貌、多嚴重啊?
更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家悅在校得不到老師的認同、常被責罵或處罰,理應不愛上學才是啊,
但家悅對課業的主動負責、對老師交代事項的清楚牢記、
每每在家附近遇到不同同學都同樣地大喊同學姓名開心打招呼……完全看不出排斥上學的跡象。
但媽媽怎麼想破頭也無法了解真相,打個電話跟老師約午休時間、親自跑一趟學校吧!

老師說了家悅愈來愈皮的〝事蹟〞:遊戲時動作愈來愈大,有一次在教室滑壘,學老師講話被罰坐,
喜歡表現自己、但老師沒點到家悅發言、家悅仍私下跟鄰座同學說……
甚至提及〝不禮貌〞的行為(據老師觀察)是這學期開始上校外美語接觸外籍老師才開始有的現象。
幼稚園老師說:外籍老師的師生關係像朋友、也鼓勵孩子主動熱烈發表意見,
但幼稚園還是要求師生維持應有的分際,老師點誰發言才能發言。
聽完老師陳述後,媽媽釋懷許多,只問了三個問題:

「全班只有家悅有這樣的行為表現嗎?」
老師答:「不是,是一群小男生都有。」
老師強調也有跟其他男生的家長反應,但媽媽的重點在於家悅並不〝特岀〞。
媽媽問:「家悅會帶頭作亂嗎?」老師答:「不會,沒看過家悅帶頭作亂過。」
媽媽再問:「家悅跟同學相處有問題嗎?」老師答:「家悅跟同學相處很好,沒有問題。」
這問題是因為有些孩子遭同儕排擠、而要跟進同儕加入調皮行列才能爭取認同,所幸家悅不是這種情況。

開學至今兩個月,媽媽從來沒接到老師電話、
每週發回一次的聯絡簿永遠是制式的當周作業,只在懇親會反應愈來愈皮,
了解詳情後不覺得事態嚴重,但還是禮貌地跟老師說:

「如果家悅有踰矩行為,可否請老師撥個電話跟媽媽說,讓媽媽可以及時導正……

當晚回家,家悅滔滔不絕著當天下午學校安排的校外視力檢查,
講完後,媽媽才說:「我今天中午有去你學校ㄟ。」
家悅:「我知道,謝老師有跟我說。」感覺不出家悅因為媽媽去找老師有什麼心情變化。
媽媽:「因為阿嬤一早來說你在學校愈來愈皮,媽媽很擔心,才去學校問老師怎麼回事。」
媽媽請家悅動作前先動腦,舉了例子:「如果你現在想跑步,可以先想想這個地方可以跑步嗎?」
「捷運?」「不可以。」「操場?」「可以。」「博物館?」「不可以。」「教室?」「不可以。」
「對,先動腦判斷可不可以做這件事再做或不做。」
媽媽說:「你在家裡有什麼不好的行為,媽媽會說『不可以』,
但是媽媽不能跟你去學校,所以你在學校要自己管自己,你可以自己管自己嗎?」家悅稱是。

家悅跟同齡孩子相比,已經算是相當聽話自制,但媽媽看不到家悅在校行為是否有另一面,
一是了解、二讓老師知道媽媽的關心,
儘管媽媽不以教導孩子唯命是從為目的,
但媽媽必須教導家悅察言觀色、因時/地制宜、以及自我約束。
至於老師說的行為,其實媽媽根本不覺得有多嚴重,
男孩的天生好動、表現自我是好是壞,只是看站在哪個立場或角度去解讀吧!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