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裡的小旅行★★★★☆
出國旅行寫幾篇遊記,平常;
待在倫敦希斯洛機場第五航站一週,就能出本書,佩服!
要把它歸類為旅遊書,
作者確實比他人更具敏銳觀察、獨特見解與精闢分析,
但我認為歸類為人生哲理更適切,在表象描述背後,讓人思考、自省,
誠如作者跟機場書店的經理說:『我想找一本以友善語氣寫成的書,
內容表達了讀者長久以來一直感受到卻從未能真正理解的情感;
這種情感傳達了社會寧可不予承認的日常事物。
藉由閱讀這樣的一本書,即可讓人覺得不那麼孤獨而疏離。』
其實,正是此書所傳達的。
書中出現幾個人物:
『(推餐車進房的客房服務生)剛從愛沙尼亞的小鎮克維雷來到英國,
目前在旅館附近的希靈頓一帶和另外四人合住一個房間』、
『有錢人帶的行李通常最少,因為他們以為只要有錢,
任何東西在任何地方都買得到。
但那個來自迦納的三十八歲男子,在英國埃平市擔任派遣司機,
卻決定把一部大小和重量相當於一具棺材的三星PS50電漿電視從英國扛回家鄉』、
『安娜瑪麗負責清掃我的桌子所在處的報到區,
她在家鄉蘭西瓦尼亞的親友如果知道她在英國從事這樣的工作,一定會深感失望,
因為她當初在音樂學校的表現非常傑出,大家以為她早已在國外成了知名的聲樂家。』、
『在協和貴賓室裡,一個名叫蕾吉的員工向我談到她出身於菲律賓公主港郊區的貧民窟,
經過一段艱困的歷程,才得以來到協和貴賓室裡工作….
.另一名菲裔清潔工負責巡查頭等艙貴賓休息室的浴室,
把淋浴間裡來自世界各地的髒汙和細菌擦拭乾淨』、
『一群來自孟加拉和波羅的海的婦女正製作著八萬份早餐、午餐和晚餐。
這些餐點將於未來的十五個小時內,在對流層上吞入旅客的肚子裡……
但沒人會知道這道菜餚乃是出自露塔這位二十六歲的立陶宛女工之手,
也不會有人想到該對她心存感激』……引發我的憂傷。
甚至在離婚協議每半年稚子飛來與父親重聚的一段文字敘述後,
翻頁出現(P.169)一名父親蹲低擁抱稚子的相片令我動容流淚。
星期天晚上,寶貝倆入睡,
我獨自坐在電腦前打下一字字、重新整理閱讀所感,
同時想著:下一本要讀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哪一本著作?
如果有人要你帶火星人參觀一個地方,
其中簡潔扼要地綜合了人類文明當中的各種主題—從我們對科技的信心,
乃至我們對自然的摧殘,以及人類的緊密聯繫,與我們賦予旅行的浪漫色彩—
那麼這個地方必然是機場的出入境大廳。
機場的屋頂重達一萬八千噸,
但支撐的鋼柱卻以修長的頸項托著四百公尺長的屋頂,彷彿它們只是頂著一席亞麻布,
舉重若輕的姿態激勵著我們以同樣的態度面對人生中的重擔。
人性的態度……這家航空公司賴以生存的特質,公司本身竟然無法生產也無法控制……
這些特質的真正來源不是訓練課程,也不是員工福利,
而可能是二十五年前在柴郡一幢住宅裡的慈愛氣氛,
當時兩名父母以寬容而愉悅的心情把一名未來航空公司員工拉拔長大,
所以今天這名員工才會具備堅定的意志與和善的態度,
而能夠引導一名焦急的學生前往登機門搭乘班機……
認真說來,父母其實是全球資本主義真正的人力資源部門,卻從來沒有人肯定父母在這方面的努力。
一對情侶正在道別……女方因為哀傷和不敢置信的心情而渾身顫抖,
男方則把她擁在懷裡,輕撫著她波浪般的黑髮。
……他們一再對望,但每次對望就彷彿再次意識到了即將降臨在他們身上的生離之痛……
對於她有這麼強烈的動機能夠感到哀傷,我們應當對她感到嫉妒,
因為她找到了一個自己如此深愛的人,從而堅信自己一旦離開對方就再也活不下去……
日後回顧起來,她或許會發現這一刻其實是她人生的高峰。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